愛和憐憫是必須的嗎?
因出於愛和憐憫,天父創造了我們。祂創造我們去認識祂、愛祂和侍奉祂。從祂的愛與憐憫,祂給我們第一份大禮 --選擇的自由。
一種讓我們選擇好與壞的自由。自由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原祖父母亞當、厄娃的困境。(見創世紀2章.... 創造和人類墮落的陳述)亞當和厄娃被蛇引誘後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導致了一個墮落的世界和天堂的喪失。
愛和憐憫是缺一不可的,因為愛不能沒有憐憫,憐憫不能沒有愛。
憐憫不僅是對犯罪者的寬恕和同情,亦是一種無條件和富於同情心的深愛表達。天主對那些歸向祂,並相賴祂的最頑強罪人賜予深情的憐憫。那麼,愛一字和憐憫一詞的意義有可能相同嗎?似乎這兩組字是一致。無疑愛與憐憫是天主最偉大的特性,因著耶穌,透過福音,揭示了天父對我們無條件的愛和憐憫。(「浪子回頭」,一個廣為人知聖經中的比喻,就顯示出天主無條件的愛和憐憫。)(路15: 11-32)
我們一生都在努力工作,為生計,為家庭,好能過舒適的生活並建立家園。
我們當中可能有些人比他人更成功,亦有些人可能生活匱乏,甚至不足以維生。「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6:20-22)
或許某些人追求諸如財富、名氣和權力。但生命只不過是一陣風,無論我們以一己的才能或是犠牲他人而獲得多大的名氣、多大的權力,都只不過是不必要的幻象。當我們在地上的生命完結時,我們由辛勞而獲得的都只可留在地上。
我們辛勞而獲得的,沒有一件是屬於我們的。我們必需承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天主或是來自其他人的善心所賜。
若我們毫無保留地放棄地上所擁有的一切,完全信賴我們天父無條件的愛和憐憫,我們也會像浪子回頭比喻中的幼子,意外獲得祝褔的命運, 被迎回天家。
教宗方濟各宣佈慈悲的鿋年並非去推廣救主慈悲敬禮。但是,敬禮與慈悲禧年有什麼關係呢?有一切的關係,如果不是更多。一些人或會喜歡爭辯說救主慈悲敬禮是許多天主教徒敬禮的其中一種,也是比較次要的一種。我們首先查考敬禮這一詞,這裡有點誤解。
這裡所説的敬禮不只是一種熱心神工,而是有著更深的意義。
這是一個人向某人完全奉獻自己,因為這就是他對你的意義。
這是我們必需要明白的。試想像,有什麼比完全奉獻自己給救主慈悲的耶穌更好。最重要是這種奉獻,透過救主慈悲的秘書聖女傅天娜向我們推介,是我們慈悲君王主耶穌對我們的要求。
事實上,耶穌邀請我們與祂有一個更親密的關係,而回應祂的邀請,我們因此應該要珍惜這種特別的恩典。因為有著天主給予自由選擇的恩慈,我們才可選擇或拒絕祂。
那相信祂的真是有福(耶穌,我信賴祢)。所以,逃避和屏除這種特別的奉獻就是拒絕祂特別的恩典。